好開心可以攞到盧教授既准許, 將佢比既資料放上黎, 盧教授真係好大方, 佢話完全冇問題, 最緊要家長岩用...(以下資料由理盧幼慈教授提供)
1. 孩子眼中 <恩> 及 <愛> 是什麼?
保護/供給 : 溫暖, 食物, 衣服, 休息機會, 新鮮感, 優質時間 (玩加傾談) 講故事, 每天最少二十分鐘.
明瞭 : 各種需要, 肚餓, 唔舒服, 急去厠所, 寂寞, 感受, 與小朋友不和時怎辦.....
懂得 : 何時陪伴, 聽他們心事, 鼓勵, 支持, 讚美, 提出他們的優點, 俾選擇權教做人 (要做大個子)- 家務;
價值觀念 (例如: 責任感, 自治, 自律) 讀書, 求學問, 講說話, 與人溝通相處, 步入社會 (社會禮儀),
解決問題, 這是最重要的一環, 但亦是最難討好的一環, 難度太高時, 父母往往代孩子做事, 往往便為孩子做成最大的陷阱 - 學得來的無助感 ( LearnedHelplessness).
2. 家長如何有威 ? 幾時發威? 及如何發威?
威不等於發嬲, 打及駡威是善用個人, 尊嚴及地位威是用來指導孩子分辨是非, 教導孩子做人處事, 勇敢改正孩子犯錯, 幫孩子準備將來威的 <款> 是如何擺法....(要堅定的)
* 由今日開始收埋個 (唔) 字, 凡事用正面句子對小朋友說, 例如: 如果你乖, daddy 同 mami 就錫晒你, 同如果你再曳, daddy 同 mami 就唔要你, 你估下小朋友聽邊句會開心 d ?
3. 培養孩子自律精神父母的積極態度
正面說話 - 教導正確價值觀念, 如責任感 (問責), 整齊
作息定時 - 作息時間表 (孩子及家庭)
以身作則 - 強調正確行為 : 如尊重自己及別人 (感受意見及身體空間)
言行合一 , 言出必行
分享感受 - 聆聽孩子, 疏導負面情緒, 鼓勵表達, 保持溝通
合理的期望 - 因應孩子的年齡, 能力及狀態
保持冷靜 - 善用智慧, 三思而後行 <自己不能做到的行為, 不得要求子女>善用後果 - 讓孩子承擔行為的後果, 使他們從錯誤中學習
4. 給父母的法寶
越早開始訓練越好, 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
給予孩子注意, 用身體, 眼神及感受接觸孩子 <每天十二次>
靈活控制環境 - 鼓勵有手尾, 物歸原位
給孩子適當及父母接受的選擇權, 發言權 <不是機會 choices 不等於 chances>
活用行為塑造技巧, 專注分部給予孩子回晌
名片預告
賞罰分明, 有始有终, 建立獎勵系統
觀察孩子, 多用鼓勵 <例如分部份依次序做事>
適時專注讚賞或淺駡一分鐘
不要囉嗦
彈性處理孩子特別請求 <適時善用紙上協議>
5. 邏輯性的行為後果, 能幫助孩子學習接受現實, 促使他們將來作出負責任的決定, 計劃這種後果時要考慮以下四個因素:
1. 後果與違規行為 / 事件應有連帶關係; (Related)
2. 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階段; (Reasonable)
3. 保證實施 - 時間與監管互相配合; (Reliably-enforced)
4. 給予後果時仍要對孩子尊重; (Respect),
注意自已的態度及語氣, 以表達一切出於善意:
> 每次犯錯, 盡量給予三種不同的後果, 以積累正確的價值觀 (父母可以讓孩子提議一至兩個後果的選擇, 如屬邏輯性, 可以接受 ; 否則可以多謝他們動了腦筋).
> 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意見及決定, 他亦會從中體會到如何尊重別人.> 耐心地重覆每種美德 (每個價值觀至少教二十一次).
雖然孩子的決定未必明智, 但讓他體驗自己作出選擇的行為後果, 他從中會學到責任和自重, 家長請緊記:
1. 以身作則及遵守諾言, 貫徹始終; 否則別要求孩子做你不能做的東西.
2. 引導孩子從每個錯誤中吸取教訓, 可以是頷首或微笑, 或輕觸孩子作為談話的終結, 要淡然處之, 讓孩子有信心地離開事發現場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